永州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永州网 > 随笔 > 正文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和启发

时间:2021-07-31 07:32:27

相关推荐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和启发

引子:中医对于人体的病因病机,究竟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对于病机的认识,包括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人自身情志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因致病学说)。“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就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疾病的产生。“六淫”通常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七情”通常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六淫”致病(外因):肝易受风邪侵扰,因此春天要防“风邪”所致的各种传染病;心阳易受火邪侵扰,因此夏天要清心火,保心阳,避免心阳耗散过度;长夏湿气重,易困脾,因此要健脾利湿(关于长夏的说法仍存在争议,一般指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因此每个季节都要健脾,保证水谷精微的纳入);肺喜湿润的空气而恶燥,秋气干燥易伤肺,因此秋天要润肺化痰(秋梨膏);肾主水液,易被寒邪侵扰,因此冬天要注意保暖、养藏,以此来对抗外界的寒气。

“七情”致病(内因):肝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发怒最易伤肝,因此长期郁愤就会使血气上冲而伤害身体(比如脑溢血);狂喜伤心,我们常说“欣喜若狂”,心火太盛就容易被痰浊蒙心而使得神志失常(比如范进中举);思虑过度则会伤心伤脾,导致胃口差、食欲不振;过于悲忧则会影响气机而伤肺(胸闷气短);过度惊吓则会伤肾,让人胆小、不安,肾还有维持水液代谢的功能,平时开玩笑我们常会说“吓尿了”,其实就是在说“恐伤肾”。

不内外因:指被虎狼、毒虫咬伤;各类跌打损伤;为刀剑金器所伤等等意外状况,也可归结为“外因”。

一.“伤寒”的含义

1.广义的伤寒

是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这里的“外感病”是指由“六淫”乃至“疫疠之气”等外来的邪气伤人之后所发生的各种疾病,外感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临床可以见到发热。

注1:“寒”字在古代泛指邪气,因此“伤寒”的意思就是被邪气所伤。

注2:日本医生中西惟忠曾写过《伤寒之研究》,这本书中写道:“谓邪而为寒,盖古意也”。

注3:《肘后方》中说:“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意为医家、有文化的知识分子通常把外感热病称为“伤寒”,而在民间则称为“时行”、“天行”、“瘟疫”等。(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注4:西医所说“伤寒”是专指由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些烈性传染病,与中医所说的“伤寒”存在差异。

注5:“杂病”是指除了外感疾病之外的其它疾病。

2.狭义的伤寒

是指人体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的病症。(感受到邪气就即刻发病)

注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善行而数变,可以将其它邪气一起带入人体,比如“风寒”、“风热”等等...

注2:《黄帝内经》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意思是冬天被寒邪所伤,邪气积于体内,春天就会得温病。这种情况就不属于狭义的“伤寒”,而属于广义的“伤寒”。

3.“论”的概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论也者,弥伦群言,而研一理者也”。“弥”为广泛之意,“伦”为收集之意,意为广泛地收集医家的观点,去研究和探讨一个问题。“伤寒论”就是众多医家治疗“伤寒”病的综述。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二、《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1.伤寒论10卷22篇的内容

22篇

第一篇 辨脉篇(辨别病脉)

第二篇 平脉篇(“平”为正常之意,大部分讲正常人的脉象,少部分讲病脉)

第一篇和第二篇是仲景脉学的精华。中医脉学的发展,由《黄帝内经》奠基,张仲景将脉学进一步发展,再到王叔和的《脉经》,特别是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使脉诊逐渐完善起来。今天的中医诊断学,主要参考的是王叔和的《脉经》以及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的内容。

伤寒论中的辨脉与今天的脉诊有不同之处,比如“迟脉”在伤寒论中既可以主阳虚,也可以主阴血不足(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而在今天是单纯主阳虚,气血运行迟滞;又比如“浮脉”在伤寒论中既可以主表又可以主热(白虎汤适应证、小结胸病等)。主热的浮脉多是因为里热盛而鼓动气血,气盛血涌,血管扩张,轻取即得,重按滑数有力。而浮脉在今天基本都是主邪气在表,脉浮是因为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故脉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应与主热的浮脉相鉴别。

第三篇 伤寒例

伤寒例可以看成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认识的总论,其中引用了大量的已经遗失的《阴阳大论》中的内容,也引用了《黄帝内经》中的内容,主要阐述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通过讲述自然界正常气候以及异常气候的变化,说明了外感病的成因、分类、预防原则、治疗原则、护理原则等内容。

伤寒例对温病学说的完善做出了贡献,比如伏气温病在伤寒例中就有具体阐述。

第四篇 痉湿暍(属广义伤寒的范畴)

“痉”病是指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牙关紧急的抽风类病证;“湿”病是感受外来湿邪所导致的病证;“暍”病即中暑。痉湿暍在《伤寒论》中只有病证,没有提及方药,而在《金匮要略》中既有病证,也有治疗方药。

注: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篇”主要描述的是“狭义伤寒”及其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病证的辨证论治,与“痉湿暍”进行鉴别和比较。

以上内容一般叫做“前四篇”

第五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第六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第七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

太阳病篇分为上、中、下三篇

第八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第九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第十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

第十一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第十二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第十三篇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和伤寒病相鉴别)

第十四篇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对六经病遗留问题的阐述)

这十篇内容通常被称作“六经病证篇”,10篇内容一共有398条,涉及到方剂112方(部分书上说是113方,是因为有一个方子叫“禹余粮丸”,只有方名而没有药物组成)。现在大学所教授的《伤寒论》原文基本都选自这398条中。

第十五篇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所有可以发汗的病证)

第十六篇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禁用发汗的条文)

第十七篇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误发汗后造成的坏病、变证)

第十八篇 辨可吐

第十九篇 辨不可吐

第二十篇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一篇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一篇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

后八篇是对六经病证的补充和注释,也有对前文文字的校勘,通常称为“可与不可”诸篇。

比如在可发汗病证篇中就对桂枝汤方后的“遍身”做出了解释:即“欲令手足俱周”,要手脚都见到出汗才能达到汗出邪退、脉静身凉的效果,并且要求出小汗,不能够大汗淋漓,出汗时间要达到1个时辰,即2个小时。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2.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看伤寒

在《伤寒论》中,既涉及到了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也涉及到了杂病的辨证论治,并且都采用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来阐述病证。

(1)理 在理论上主要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在张仲景写《伤寒论》前,中医学着作主要分为了医经(基础理论)和经方(临床治疗用方)。医经如《黄帝内经》,只有13方,缺乏临床治疗;而经方如《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等,缺乏理论指导。

张仲景的《伤寒论》将两者结合起来,用六经辨证的方法辨外感病;在《金匮要略》中,用脏腑经络辩证的方法辨其它杂病。这种辩证的方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别病证之后,据证立法,而后方随法出的一套完整诊疗体系。(六经辩证体系是个体化治疗方案最早在临床上的应用,直至今日也很先进)

(2)法 包括了治则和治法

《伤寒论》包括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两方面,但主要还是阐述了狭义伤寒的内容。

从治则上看,狭义的伤寒属于外感病,涉及到了正邪之间的关系,《伤寒论》从头至尾都贯穿着“扶正祛邪”的原则。后世医家将这种原则总结为:“扶阳气,保胃(卫)气,存津液”。

从治法上看,《伤寒论》将中医的“八法”进一步发扬光大:

汗法治疗(寒)邪在体表,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汤等方;

吐法用来治疗部分疑难杂症,如瓜蒂散等方;

下法是《伤寒论》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涉及到最多的方剂,如“三承气汤泻下燥热”、“桃核承气汤泻热逐瘀”、“抵挡汤破血逐瘀”、“茵陈蒿汤利湿、泻热、退黄”、“蜜煎方、土瓜根方导下”、“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等;

和法即“和枢机、解郁结”,代表方为柴胡剂,主要治疗枢机不利(气不和)的证候(人体有两个枢机,少阳半表半里的枢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中焦半上半下的枢机调节气的升降);

温法即助阳祛寒,代表方有理中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

清法用来清宣郁热,比如栀子豉汤清宣胸隔郁热、白虎汤辛寒折热清中焦之热、黄芩汤清少阳胆热,用来治疗胆热内迫肠道的热利等;

补法用来补气补血,比如炙甘草汤治疗气血两虚、心脏失养以及脉搏不续的脉结代、心动悸,比如小建中汤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

消法即化瘀缓消,比如抵挡丸用来治疗太阳蓄血证淤、热都比较和缓的情况;

涩法即涩肠固脱,代表方有赤石脂禹余粮汤及桃花汤等,用于治疗下利滑脱;

除以上九法之外,还涉及到了针药并用、针灸并用、药食并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3)方 112方组方剂

《伤寒论》记述了112方,这112方大多选药精当、组方配伍严谨、药物剂量准确、疗效可靠。

(五苓散方由泽泻、白术、猪苓、茯苓、桂枝五味药组成,其中泽泻用量最多,桂枝用量最少,其余三味药用量居中。曾有人用“五苓散方”做过实验,按五苓散方原剂量用药时,对动物就有很好的利尿效果,但如果单独拿出一味或两味药做成方剂,就几乎没有利尿作用)

(4)药 共76味药(不包括一些特殊的水)

《伤寒论》中记述的药物在炮制上相当严格,比如麻黄要求去节(麻黄的节和根是敛汗的,但麻黄是发汗的)、桂枝要求去皮(即要将带有粗皮的枝子去掉,因为粗皮的部分并不解表,而是有温里的作用,即后世所说的肉桂)、杏仁要去皮尖、附子用于回阳救逆就要生用,用于温里散寒就要炮制等等。

除了理、法、方、药之外,《伤寒论》在药剂技术上也做出了有很大贡献,不仅涉及到丸、散、膏、汤等传统剂型,还有灌肠剂、含剂(即含片)、肛门栓剂、吹鼻剂、滴耳剂、阴道坐药等等药物剂型。

《伤寒论》还涉及到了许多护理知识,比如服药后的饮食禁忌、发汗的方法、汗后的处理等等方面。

综上所述,《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着作。

它是公元二世纪前对中国医药学成就的一次总结,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论述了多种外感病和杂病的辨证论治,并且涉及了许多中医的药剂技术和护理知识。

它首创了六经辨证的方法并用于临床,使得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一直沿用至今。

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是中医方剂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众方之祖”。

因此,《伤寒论》的问世,就为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也是中医方剂学、药剂学、护理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探索中医历史:传统医学的源起与发展

探索中医历史:传统医学的源起与发展

...外对医籍又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 等注释也相继出版,对当时医学发展非常重要。 元代皇家厨师忽思慧,于1330年撰《饮膳正要》一书。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

2023-12-17

清代名医曹颖甫治夏令病:桂枝汤的传世之道

清代名医曹颖甫治夏令病:桂枝汤的传世之道

...王叔和更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诫。然曹先生对《伤寒论》第一方的桂枝汤却如此推崇,乃至认为“独于夏令为宜”,何也?对此,其有精辟论述: “大约夏令汗液大泄,毛孔 大开 ,开窗而卧,外风中其毛孔,即病中风...

2024-02-06

六合堂早课之桂枝汤临证指南(上)-杨柳

六合堂早课之桂枝汤临证指南(上)-杨柳

太阳,桂枝汤,本能,六经,伤寒,脏腑,膀胱,人体,怕冷,桂枝,症状,仲景,阳明经,五脏六腑,太阳病,特点,病人,膀胱经,阳明,风寒,六经辨证,万事万物,伤寒论,医者,大道,口诀,复杂多变,大枣,寒热,太阳风

2000-03-17

养生课堂:一日一证之谵语(三)

养生课堂:一日一证之谵语(三)

谵语,谵妄,中医,斑疹,素问,郑声,热入血室,伤寒论,狂语,神志,诸病源候论,高热,亢盛,方用清,治中,红少津,若热,若男,通于心,阴厥,阳明热,阳明经,在营,课堂,概念,实证,之症,妇科,分型,伤寒

2000-04-12

了解不同类型的泻下剂及正确用法

了解不同类型的泻下剂及正确用法

...下剂的代表方剂:1.寒下剂【方名】大承气汤【出处】《伤寒论》【分类】泻下剂-寒下【组成】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

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