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永州网 > 知识 > 正文

深入探讨数学思维与方法:一题多解的解构和多向探索

时间:2024-02-03

通过对不同解题思路的比较和分析,读者将全面理解数学问题的多元化解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本书旨在探索数学思维与方法的多样性,以“一题多解”为切入点,深入解构和探讨数学问题背后的多重解决途径。通过对不同解题思路的比较和分析,读者将全面理解数学问题的多元化解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不仅从数学角度进行解析,还深入探讨与数学相关的思维模式、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数学爱好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与帮助。同时,本书还融入数学史、数学文化等多个维度,引领读者体验数学无限的魅力,激发对数学的更深层次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原题】

已知:CN平分正方形ABCD的外角∠DCE,M是BC边上的一点,MN⊥AM.

求证:AM=MN

【一、题中有法】

解题总策略:加减、进退、分合、动静。

策略口诀:少则加之,多则减之,能进则进,难进则退,分析解构,整合组块,以动破静,以静制动。

1.加法:少则加之,图中有部分全等条件,将之添加补全即可得证。

法(1):如下图,添加AC"=CM,得ΔMCN≅ΔAC"M。

法(2):作NF⊥CE,由∠FCN=45°得CF = NF,由∠B=∠NFM=90°得ΔABM∽ΔMFN,再由之继续推导,如下图。

2.动法:以动破静。

法(3):由条件MN⊥AM,结论MN=AM,知其所在全等三角形是旋转90度。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换个旋转中心,将ΔMCN绕点M逆时针旋转90度,如下图,作MC"⊥AC即可证ΔMCN≅ΔMC"A。

法(4):再换个旋转中心,将ΔMCN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度,如下图,可证由ΔMCN≅M"CN"再证四边形AMM"N"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

法(5):再换个旋转方向,将ΔMCN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度,如下图,可证由ΔMCN≅M"CN"再证四边形AMN"M"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

法(6):再用翻变换,如下图,考虑到延长AC后,CE平分∠NCN",把△MCN沿ME翻折,可证等腰△AMN"(AM=MN")。

法(7):与上图相对应,考虑到延长NC,CB平分∠ACA",把△ABM沿BC翻折,可证等腰△MA"N(MN=MA"),如下图。

法(8):把ΔABM逆时针旋转90°,再作M"N∥BC、M"A"∥MN、M"C"∥CN,由∠A"=∠CMN=∠BAM得∠ΔABM∽ΔA"BM",且有平行四边形MNM"A",CNM"C",CM=A"C",推导如下。

法(9):若把ΔABM旋转如下图(注意因为没有等线,不可以直接旋转,应作平行线B"M、B"N),请读者自行推导。

3.进法:能进则进。

法(10):从∠AMN=90°前进,构造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

4.合法:整合组块。

法(11):连接AC、AN,出现四点共圆基本模型,由∠AMN=∠ACN=90°,知A、M、C、N四点共圆,易得∠ANM=∠ACB=45°,得AM=MN。

【二、题中有题】

原题还能延伸出其它相关问题吗?

1.条件置换:把条件作对等变换,如线段上的点运动到其延长线上,正方形变为正三角形等。

(1)图形中点M是BC边上的动点,把M点的运动位置变换到BC的延长线上(如下图),结论还成立吗?上面的方法还能应用吗?

(2)继续把M点的位置变换到B点的左侧时(如下图),还成立吗?

尝试发现,不管是结论还是作辅助线的方法都完全一样,证明过程也基本相同。

(3)把正方形变成正三角形。

已知:CN平分正三角形ABC的外角∠ACE,M是BC边上的一点,∠AMN=60°.

求证:AM=MN

若把正方形变成其它正多边形同样成立。

2.条件叠加:附加其它条件和问题,使问题信息容量加大,综合性更强。

(4)如下图,连结AN交CD于F,连结MF,还可以得到哪些新的结论?

容易想到∠MAN=∠MNA=45°,再看有没有包含已做过的图形?MF与BM、DF有什么关系?

请解答:添加条件“正方形边长为4,DF=1,求BM的长。“

3.条件弱化:把条件的特殊性去掉,使之更一般化。

(5)猜想:AM=MN是因为正方形的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关系,那么正方形改为矩形,AM与MN还能保持相等吗?CN平分∠DCE需要改变吗?

题目原图实质是等腰直角ΔABC进行相似变换得ΔAMN,由一转成双相似模型可推得ΔACN∽ΔABM,因此∠ACN=∠ABM=Rt∠,这是图形的根本特征,正方形条件只是提供了等腰直角ΔABC,D点擦去也无关紧要。

自然得出:如“正方形”变成“矩形”,“等腰直角ΔABC”中“等腰”的特殊性就没有了,就会变成把“直角ΔABC”进行相似变换,如下图,题目变为:

已知:矩形ABCD中,BC=2AB,M是BC边上的一点,AM⊥MN,AC⊥CN.

求证:MN=2AM

再看证明方法,前面的方法可以再一次使用:作MF∥AC,构造相似三角形。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作以AN为直径的辅助圆。如下图:

(6)把M点的位置扩展到直线BC上,仍然成立。

题目中D点是多余的,可以把题目精简为:

已知:ΔABC中,∠B=90°,BC=2AB,M是直线BC边上的一点,AM⊥MN,AC⊥CN.

求证:MN=2AM

(7)继续一般化:

已知:ΔABC中,BC=nAB,M是直线BC边上的一点,∠B=∠AMN=∠ACN.

求证:MN=nAM

【三、题中有理】

哲学思考是对世界的深度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并感悟事物变化规律及其蕴含的哲理,培育理性精神和处事智慧。

上图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由MN⊥AM可知全等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都是垂直关系,整个三角形是旋转90度的关系。

下图是ΔMCN绕M点旋转90度。

以上可以体现事物是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产生联系的,并且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下图可以看成是ΔMCN绕CM的中点旋转180度,也可以看成是ΔABM绕B点旋转90度,体现了系统结构中发展变化的和谐统一。

下图是构造辅助圆,把相关元素集中到同一圆中,证法简洁漂亮。圆具有最完美的对称性,圆中的元素能产生丰富而紧密的联系,因此使问题清晰明了易解。

以上可以体现同类事物的一致性和相容性。

下图把正方形变成矩形甚至变成一般三角形,条件变化导致结论进行了相应变化,但换个角度看所变各题与原题的内在逻辑仍有共性:比值相等,保持AM:MN=AB:BC(正方形邻边比是1:1,矩形邻边比是1:n)。

收集不易,本文《深入探讨数学思维与方法:一题多解的解构和多向探索》知识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评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天蝎梦碎2024-02-03 10:57天蝎梦碎[台湾省网友]14.0.3.140
    @楚这种探索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讨论让我觉得数学不再枯燥,充满了乐趣。
    顶10踩0
  2. 楚2024-02-03 10:49[辽宁省网友]61.8.171.179
    数学问题的多解构思路很有意思,这也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启发。
    顶0踩0
  3. 每天一个烂苹果2024-02-03 10:41每天一个烂苹果[台湾省网友]103.230.28.248
    数学思维的多向探索确实有助于开拓思维,培养创造力。
    顶0踩0
  4. 东方轩影2024-02-03 10:33东方轩影[重庆市网友]203.16.245.252
    我喜欢这种深入挖掘数学问题的方式,让人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顶5踩0
  5. 上将军2024-02-03 10:26上将军[火星网友]101.52.148.252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数学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有多种解法,可以不断探索。
    顶5踩0
相关阅读
天府新区学前教研联组(数学组) 第三次教研活动在兴隆幼儿园成功举行

天府新区学前教研联组(数学组) 第三次教研活动在兴隆幼儿园成功举行

来自各学前教育机构的数学教育专家和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前数学教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教学方法

2024-01-26 #推荐

数学考试:思辨与反思

数学考试:思辨与反思

作者通过回顾自己在数学考试中的表现,分析了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

2024-02-01 #知识

解决初中家长教育孩子困惑:中学生家庭教育策略探讨

解决初中家长教育孩子困惑:中学生家庭教育策略探讨

在孩子步入青春期的阶段,家长们往往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包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引导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等等

2024-01-27 #知识

挑战智力:快速算出最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挑战智力:快速算出最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参与者将面临各种形式的数学题目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挑战,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2024-02-02 #推荐

高考数学三轮复习全攻略

高考数学三轮复习全攻略

本指导分为三轮复习,每轮复习内容覆盖全部数学知识点,既包括基础知识的梳理,也重点突出解题技巧和考点应用

2024-02-03 #生活

高中高一数学人教版上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安排

高中高一数学人教版上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安排

新课标理念下的政治教学活动应该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

2024-01-09 #生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孩子们体验秋天数学的美妙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孩子们体验秋天数学的美妙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

2024-01-11 #推荐

柳传志与易中天探讨:传统文化是否成为科技发展的障碍?

柳传志与易中天探讨:传统文化是否成为科技发展的障碍?

柳传志作为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以及中国科技行业的领军人物,提出了传统文化应当与科技发展相互融合的观点

2024-02-03 #头条

探索数学:三年级上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方案(五)

探索数学:三年级上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方案(五)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因数末尾为0的乘法规律,掌握0的特殊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中解决

2024-02-01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