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永州网 > 百科 > 正文

文人画:是写心的艺术

时间:1999-11-16

文人画以禅宗为宗,自晋唐之始重神与气韵,注重心灵的虚静,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旨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明 文征明 品茶图

禅宗为宗。

文人画以禅宗为宗,自晋唐之始重“神”与“气韵”,注重心灵的虚静,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旨。文人画的写意笔法就如同写诗一样,它们都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现物象,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物象是次要的,“笔墨”本身才是目的与载体。文人画重表现而非再现,是“印象”与表现的结合,体现了对描绘物象高度的集中、概括和提炼。

文人画承传禅宗对自性的大彻大悟,即“自性即弥陀”这一全新的主题关系。以发见自性与灵魂探究而根本彻悟。

禅宗并非宗教,而是一种独特情感体验方式、心灵状态与生命态度。禅是“无神论”,不外求,而是向内心中求,佛曰:“佛即心,心即佛。”“明心见性”是佛学开悟的偈语,发见自性是文人画家大彻大悟的不二法门。发见自性的方法则是破“我执”,打破假我之执,排除虚假的社会幻象,发见真我,以此大彻大悟,从而能得大自在、大自由。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在文人画家笔下,画作不再单单是一种技法表现,而是以笔墨记录生命的真实,可以说文人画是画者的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将个体生命放入一种永恒的生命流动中去记录生命真实的图像叙述,从而使个体生命超脱有限的人生苦痛,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之中寻找生命的存在意义,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体现了中国文人画的独特生存哲学。

中国文人画是写心的艺术。文人画作者大多有道、释、禅的人生观与文化心态。文人画家游离于权力中心之外,远离庙堂,寄情山野,表现为一种空间构图上的“心理距离”,与凡尘俗世拉开了距离,这正契合英国美学家布洛的“距离”说。如王维在《雪溪图》中,使用一河两岸的构图。

唐 王维 雪溪图

一河分隔此在凡尘与彼岸世界,表现的正是“空”的特质:人“空”,山“空”,水“空”,天“空”,体现的是一种禅宗的开悟方式。禅宗里将心比作一间屋子,心虚空方可纳万物,恰如屋子空了方能住人,心灵一片虚空、内外澄澈才可吞吐万千气象,体现了禅宗的灵台清明与虚空。可谓“惟虚无乃是实有”。而苏轼所叙“静故了群动,空能纳万物”正是对王维的一种呼应。

这种一河两岸的构图在元四家那里被承袭并表现至极致,吴镇的《渔父图》的恬淡空旷、赵孟頫的《秋江渔隐图》的寂寞凄清、倪瓒的《容膝斋》的萧散疏淡,均以虚空为质,形成了一个清虚的天机世界。

元 吴镇 渔父图

文人画早在公元五世纪基本解决了透视的问题,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指出“张缟素以远映”,这种看似科学构图的弊端,提出“以大观小”的视点、“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构图表现方式。

文人画在空间开合上,注重“以大观小”的空间叙述。每一个物象,山、水、木、溪流、屋、人等都是自足的,充满了内在的张力,它们都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这正契合中国文人画“气韵生动”表达的需要,不同的物象因“气韵”的无形黏连而贯穿一体,盎然生机。

元 赵雍 澄江寒月图

文人画家在构图的空间意识表达上,多以“空”为旨,构图上经常出现大面积留白,这种构图上的“空”消解了外力,体现了顺应自然,与物象自在悠游的性灵之感,以虚空的画面来衬托虚静的内心。

明 文征明 古木寒泉图

表现在创作之中,寂寞为精神、虚静为意象、恬淡为风格。对比西画的“满”,中国文人画以“空”为主导的绘画内容与意象,为画面铺开了虚静的色调。文人画中的大面积留白,以“空”“无”呈现作者画外之感想,在“空”之中捕捉物象的动态,在看似虚无的“神”与“气韵”之中构建有形的物象,以有形的物象来寄托不可言说的性灵。

北宋 郭熙 秋山行旅图

枯木、乱石、朱竹、空亭、空屋等,这些绘画意象的空淡疏远与庄子的虚静、纯粹天真的美学契合,其“空”“无”恰恰为心的悠游提供了一个流动性的空间,正是中国山水画“澄怀味象”“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卧游观的体现。

元 倪瓒 枯木幽篁图轴

不同于西方科学理性的焦点透视,文人画的视点是流动的,其所描绘的物象看似是一个个独立的不相关的个体,往往通过一个画眼而得“气韵”使之“活”,将万物串联一气,万物流动,自在活泼,从而顾盼生辉、欲散还连、和谐共生,形成一种“流动性”。物象是动态的视觉,是活的、是流动的,物象随画者视点的转移而移动,正可谓神与物游。

文人画重表现而非再现,是“印象”与表现的结合,体现了对描绘物象高度的集中、概括和提炼。因此,文人画在造型上“不求形似”,洗练概括、单纯简古,用笔天趣自然。

元 倪瓒 容膝斋图轴

文人画用笔古淡,看似疏淡的线条表现,实则是用笔“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哲学关系表达。后世伪文人画大多信手涂抹模仿文人画的疏淡,殊不知文人画用笔看似疏淡实则沉重。文人画用墨高枯,淡雅素洁,皴法自在率真,用色古雅平淡,淡远重于瑰丽,具有浓厚的黑白二色的象征意味。晋唐虽然看似仟侬华丽,但仍以装饰意味为重。文人画罕用石青石绿渲染的青绿山水,往往是淡墨枯笔,寥寥数笔而尽得神韵,气象万千。

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特别注重“境界”的营造。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目的。所谓“境界”,指的是书画家通过笔墨语言所创造的一种气象,一种意境,一种格调,以及品赏者通过精神体验、主观感受而感受到的精神高度。

收集不易,本文《文人画:是写心的艺术》知识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评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品味高雅:客厅装饰艺术画饰指南

品味高雅:客厅装饰艺术画饰指南

...国礼书画家石开精品红竹画《竹林》(来源 易从网)竹,在文人雅士心中是高风亮节的君子,宁折不弯,是竹子的豪气;中通外直,是竹子的度量;不畏艰辛,是竹子的坚韧……石开老师作为当代实力派画家,他的这幅红竹国画犹如...

2024-02-07 #随笔

给生活插枝花 充满禅画意境

给生活插枝花 充满禅画意境

花艺,极致,传统,艺术,插花,中国,禅意,现实,生活空间,艺术品,双畅,生活环境,生活美学,艺术感,平台,文人,版权,生机,美学,花材,审美,总有一种,中国传统,不解之缘,本来面目,一花,中来,了禅,花研,郁然

1999-10-23 #头条

如何正确理解潘天寿

如何正确理解潘天寿

潘先生,潘天寿,中国画,中国,董其昌,学派,学术,绘画,西洋,风格,拉开距离,文人画,文人,高峰,之光,黄宾虹,浙东,作品,功力,先生,历史,最高峰,眼光,艺术,仇英,中国传统,中西,美术报,主张,传统

2000-03-29 #知识

深度解析风景油画的审美与技艺:突破传统鉴赏思路

深度解析风景油画的审美与技艺:突破传统鉴赏思路

...某种情绪、感情,而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这是我国文人画的最高审美标准。对此,笔者认为:分析南方风景油画,以线条为切入点,更能便于人们深刻地理解油画语言,提高观众对油画艺术的解读能力。形式美是一种具有...

2024-02-12 #生活

宋朝牧溪画的轻视与国外的神作: 一位被忽视的画家的作品如何在国外展现无比的魅力并

宋朝牧溪画的轻视与国外的神作: 一位被忽视的画家的作品如何在国外展现无比的魅力并

...景之下,牧溪的与众不同才招来了许多的嘲讽。在当时的文人画领域,大多数品评家对牧溪的评价很低,元人汤垕着《画鉴》说道:“近世牧溪僧法常作墨竹,粗恶无古法” 。明代大家朱谋垔在《画史会要》中也提到:“法常...

2024-02-19 #生活

中国画“ 四王 ” 与 “ 四僧 ”的较量

中国画“ 四王 ” 与 “ 四僧 ”的较量

四王,四僧,王原祁,石涛,笔墨,王时敏,王鉴,董其昌,山水画,画派,画坛,画家,元四家,朱耷,髡残,主流,传统,文人画,基础,弘仁,山水,绘画,艺术,二王,代表,功力,八大山人,古人,地位,守成

1999-12-01 #

才高八斗却最苦?国画里的古今文人

才高八斗却最苦?国画里的古今文人

这幅国画刻画了一位才高八斗的文人形象,却铺陈出他古今文人中最为苦楚的处境。画中人沉思冥想,面容苍白,尽显忧郁之情。他手持文房四宝,似乎在书写着悲怆的文字。在背景上,一株忧郁的梅花静静开放,暗示着他心中...

2024-02-08 #头条

山水艺术巨匠李可染与诗书画大师石涛呈现山东天承秋精品拍卖盛况

山水艺术巨匠李可染与诗书画大师石涛呈现山东天承秋精品拍卖盛况

... 约12.4平尺拍品估价:6,600,000 - 7,600,000 人民币款识:明末文人画家喜用干笔皴扑,所谓干裂秋风笔含烟润者也,如程方辈,只不过发泄其消极出世的思想恶情而已,就方法论,若能较好地表现形象根据内容要求,亦不妨一试,黄...

2024-01-29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