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永州网 > 生活 > 正文

人之初性本善是否真实?面对善恶之道 我们该如何抉择?

时间:2023-08-09 16:50:47

相关推荐

人之初性本善是否真实?面对善恶之道 我们该如何抉择?

"人之初性本善"一直是一个备受讨论的话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假设,而实际上人性并不一定善良。面对是非善恶,我们应该如何抉择?这个问题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底线、社会责任和个人选择。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会面临种种挑战和诱惑,如何在这些诱惑面前坚守自己的原则?又该如何决定去选择,参与积极的善行,还是漠视作恶行为? 这个问题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每个人在面对善恶的抉择时,也许需要思考自己的信仰、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并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是否"人之初性本善"是真是假,答案或许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行为。

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生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

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都推崇儒家思想。二人在人性善恶的认识上有不同看法。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他一方面以“仁义礼智”四德作为评判人性善恶的根基,另一方面认为四德皆发于心,即人具有达成四德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人性本善;相反地,荀子一方面认为人的生理欲求才是人性的本质,另一方面认为如果顺应这种生理欲求必然产生争夺,最终导致“犯分乱理”而归于恶,因而人性本恶。

宋明时期,人们普遍将孟子思想作为儒家正统,甚至形成尊孟贬荀的局面,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拿孟子所言的性善论来评判荀子所言的性恶论,实际上二人善恶观的出发点及试用的具体问题各有不同,因此并无优劣之分。只有将两种思想放在不同的特定问题中去,才能理解两种思想的优势地位并指导我们生活。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小说中的不同人物、故事来理解不同的善恶观,例如《清明上河图密码》中共涵盖各色人物800多位,无疑是一个丰富的人物资源库。这本是一部历史推理小说,作者冶文彪以悬疑推理的方式,描写了北宋末年汴京城士、农、工、商、兵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展现了盛世表象下的北宋危机。但是我想它不单是呈现了精彩的悬疑故事,更是揭露了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人情冷暖。下面我就以孟子、荀子的理论为主要依据,从人性善恶的角度具体分析《清明上河图密码3》中人性的善与恶是如何对立与统一,又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一、人性是善恶共存的矛盾体,能否成善在于能否动用成善的能力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的人性之善指的是人人具有成善的能力,这种能力即为善,它不一定指具体的善事,也就说“善”与当下是否“仁义礼智”无关。例如一个人做“不仁不义不礼不智”的事并不代表他不善,只是他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成善能力而已,因而有“尧舜与我同类”的说法,即在“善”的层面上来讲一般庶民与圣贤尧舜别无二致;荀子则认为“能善”与“善”不可混淆,他更主张“善”应该是“仁义法正”等这些具体的道德表现。

二者都有其论证的合理性,因此不妨将它们统一起来:即充分发挥每个人都具有的成善能力以达到具体的“仁义礼智”的道德目标。这就要求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有“可以成善”的能力。《清明上河图密码3》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在“空仓案”中,十万石军粮一夜间凭空消失,负责看守军粮的军头程得助被官府缉拿。“食儿案”中他的儿子又被“妖怪”抓走。作为同一步军司的老友洪山,对此无能为力,尽管程得助的夫人十七娘曾苦苦央求洪山帮忙。但是洪山却什么都没答应。如他所言:

他不是不愿答应,是自恨自厌,身为男儿,却毫无用处,任何事都不得主,使不上力……

除了自我价值否定之外,更多的实际上是不愿自己置身其中,遭受祸患。

荀子讲人 “生而好利”、“生而恶恶”、“生而有耳目之欲”。显然趋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能,但是任由它发展下去便是恶,好在洪山没有让这种本能的生理欲求发展下去。

当他得知十七娘后来无端被杀害之后,终于从悲和悔中觉醒,力量微薄不是袖手旁观的理由,自己仍有做善事的能力,替老友查清冤情便是“善事”,还老友一个清白,也是给自己良心一个救赎。这便是动了善心,心能“仁义礼智”,落实到实处便表现为“仁义礼智”的善行。他立即行动去监狱探视了程得助,而后又冒险奔赴粮仓找寻线索,随着线索的增多,处境也变得愈发危险,但他至死都没有退缩。

西汉思想家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可见人性是善恶共存的矛盾体,能否成善在于能否动用成善的能力而修其善。善与恶会在同一个人的内心中相互转化。

我们看到跑腿小吏曾小羊,为了敲诈堂兄杨久欠的不义之财,向酒鬼窦老曲打探消息,他故意灌醉窦老曲从他口中套取“宝箱”线索,为了尽可能得到更多真实信息,还鼓动窦老曲“人生在世只求个痛快”,结果酒后壮胆的窦老曲夜里回家亲手杀了自己的妻儿而后又自杀,酿成惨痛悲剧。除此之外,曾小羊还抓住杨久欠的短处,并挑唆胡大包写状纸告发杨久欠曾强奸他的妻子。曾小羊在这些事情上表现出深重的“恶”,但是在喜欢的姑娘黄鹂儿面前又转化成极度的“善” :

洪山夜间给“斗绝”梁兴送信途中被贼人暗杀,发现尸体的曾小羊第一时间赶到并在洪山身上发现一封秘密书信,尽管不能全部辨认信上的字,但直觉告诉他这信非同小可。曾小羊不由地犹豫起来,把这信放回去自己便安然无事;若是偷偷拿去给梁兴,被刺客发现怕是落得和洪山一样的下场。

急急思忖间,他不由得想起小和尚弈心那句“一念生春草,片心动秋霜”。不知道自己如何做才是生春草,而非动秋霜。不过,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像窦老曲那桩事,欠一辈子良心债。想着春草,他忽然念起黄鹂儿,黄鹂儿便是随处动念,随处能生春草的人。她既然肯帮梁兴,把梁兴藏在家里,自然知道梁兴该帮。我既然拿不定主意,便该信黄鹂儿。

最终他鼓起勇气将书信交与梁兴,这封信对梁兴破解几桩迷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小羊自己对“善”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是他相信黄鹂儿是善的,便该信黄鹂儿,并且他对窦老曲的不幸感到悔恨,可见他的内心也有“成善”的诉求,而且关键时刻发挥了人“可以成善”的能力,修其善而做出善举。

人类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不同的人之间利益关系、道德关系、社会地位等有很大不同,因而人性善恶会在同一个人身上交替出现,这种交替变换依赖于道德目的,道德目的包括利己、利他等。主人公梁兴从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利他,而曾小羊从善则出于对害死窦老曲一家的忏悔,为了完成自我救赎,同时他对黄鹂儿充满爱慕,从善也是为了得到黄鹂儿的肯定,因此都属于利己的目的。道德目的虽然能对成善起到推动作用,但是人能成善根本还是在于人具有“可以成善”的本能,正如曾小羊自己选择痛改前非,忏悔自己的罪行,在关键时刻舍小利换大义;也正如石守威意识到自己的心胸狭隘之后主动向梁兴认错等等。

人之所以高于动物也正是在于人不但能趋利避害,而且能动用善心、能做善举,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趋害避利,体现人性的独有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孟子将最能体现人性价值的“仁义礼智”作为人性的基本准则。他对人性的定义包含极大的人文关怀,成善完全发自个人内心,这就给了人们成善的力量与尊严。

二、人各有所欲,有的人利用欲望成善事,有的人被欲望利用成恶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就产生不同的欲望:有的人贪财,有的人好色……

《黄石公三略》中讲“怨者原之,强者抑之,敌着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等等,共列举了20种有着不同心理欲求的人。梁兴经过好友施有良的点拨后深谙此道,于是他将此法用于龙标班练兵布阵上:贪胜欲赢的人,便让他们去求胜争赢;好强的,就让更强的去抑制;敌视的,就让更狠的去摧残。他将五十多个人每天随机分成两队互相比拼,士兵们求胜的欲望持续不减,不但再不违抗号令,反倒争相讨教赢的秘诀。本来纪律松散的队伍被调教的严整有序,最终士兵们在金明池争标赛中齐心协力拔得头筹,夺到银碗。

善用欲望的人就能激发人的潜能,创造现实价值,成就善事;不加甄别,被欲望蒙蔽双眼的人,任由欲望向罪恶的方向发展就会导致恶果。

“化灰案”中,厢兵雷炮一心想独吞父亲的遗产,对妹妹珠娘的生活不管不顾,曹厨子休了珠娘之后,雷炮许诺将珠娘嫁给同伴付九,然而自己升迁禁军之后却又突然失言,珠娘在他手中如同一个没有任何自主权的玩偶一般;同时,珠娘的旧情人王哈儿也为了雷家钱财对珠娘虚情假意。众人对珠娘犯下的恶行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最终结出恶果:珠娘唆使付九杀了哥哥雷炮;引诱王哈儿偷走雷家钱契,曹厨子发现王哈儿将其勒死,夺走钱契的曹厨子又被付九杀害。至于付九,则是吃了珠娘的毒糕中毒身亡。我们看到这起连环杀人中,全因一张钱契而起,然而四人苦苦争夺的钱契却是一张朱娘伪造的假钱契。真相令人感到惊愕同时又有些荒唐可笑,然而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如此荒唐的案例,因财产矛盾最终一纸讼书将骨肉亲人送上法庭的事件已不在少数。

俗话说当局者迷,被欲望蒙蔽双眼的人,成善还是成恶就要看自己内心是否有更崇高的“欲”了。孟子讲“使人之所欲莫胜于生”,但是却有很多人“可以得生而不用”,因此 “所欲有甚于生”,这里更高一层的“欲”便是心中的“义”、心中的“善”。

《清明上河图密码3》中楚家两兄弟作为方腊执掌的摩尼教的傀儡,长期替真正的主人老何遮人耳目。本来双方相安无事,但是方腊东南作乱、行刺天子、盗窃军粮、绑架幼儿,楚家两兄弟自然不愿参与,和老何代表的摩尼教产生冲突后,二公子楚澜让蒋净刺穿自己的胸口在老何面前伪造死亡的事实以摆脱老何的利用;大哥楚沧也不愿为了苟活而做不义之事,最终自杀结束自己生命。楚家二兄弟之所以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便是因为心中有大“义”、有大“善”。

三、人性的救赎源于自我内心的救赎,善与恶的和解有赖于慈悲与宽恕

①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孟子讲人人都有可以 “仁义礼智”的内在能力,但并没有给出 “仁义礼智”的明确标准。也这是为什么很多人尽管心中有成善的趋向,但最终还是误入歧途做出恶果。

实际上善恶是极难区分的两极,同一行为,用不同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其结果也会产生不同。

正如《清明3》 “食儿案”中,几百个孩童被“怪物”抓走,造成几百个家庭破碎。以丁豆娘为代表的一大批母亲苦苦寻儿受尽艰辛,甚至有的为此丢掉性命。众多无辜的人也在这起案件中深受其害。然而真相却是各家的父亲在为非作乱之人威胁下为保护儿女的安危营造出来的“丢儿”假象。从这些父亲为奸佞做事,造成的不良后果来看,显然他们罪大恶极;然而从为人父的角度看,保护儿女的安危是基本的纲常伦理,又算得上是至高无上的善举。

因此评判道德的善恶一定要基于道德主体而言才有意义,不同的道德主体即不同的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地位各不相同,这就导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和价值目标,同一现象与行为对不同的主体或对同一主体的不同需要而言,其意义是不一样的,因而善恶难辨。

正如梁兴也曾陷入迷惘:盛力夜间行刺梁兴被抓获,他不愿受凌辱,更不愿泄露机密而服毒自尽,梁兴对此深表惋惜,同时又心生一些敬意,认为盛力是舍生取义的英雄。一种英雄之间心心相惜的情愫油然而生。然而当他得知洪山被这帮奸贼暗杀时,他又立刻醒悟“不论这姓盛的一伙为谁而战,这边夜袭民宅,那边杀害无辜,均是阴狠卑劣之举,丝毫不配谈义”。

②善恶难辨时,以群体善恶为基本准则西方哲学家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中》指出“如何界定善恶”是全部伦理学的最根本问题,可见评判善恶的难度之大显而易见。

上文我们提到善恶的评判根据个体关系的不同会产生相对性,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善恶标准。虽然人以个体形式存在,但是人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员,人类具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属性,因此人类也应该有相近的价值观、道德目标等等。

互联网预言之父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提到一个概念叫“蜂群思维”:

一个蜂巢的机体,将工蜂、雄蜂以及花粉和蜂窝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重达五十磅的蜂巢机构,是从蜜蜂的个体部分涌现出来的。蜂巢拥有大量其任何组成部分所没有的东西。一个斑点大的蜜蜂大脑,只有六天的记忆,而作为整体的蜂巢所拥有的记忆时间是三个月,是一只蜜蜂平均寿命的两倍。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量变达到质变,当个体数量足够多时就会催生出群体智慧,达到“1+1+1>3”的效果。

因此以群体善恶观为准绳来评判个体善恶就给我们解决了很多困扰。

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和群体利益保持一致是最佳状态,但是二者有时也不可避免发生矛盾,这时就应当优先考虑群体的共同利益了。

③救赎、宽恕与和解人无完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人在犯错事时往往容易陷入前进与逃避的纠葛之中。选择逃避,往往能在心理上感到短暂的轻松,但是逃避就好比一剂麻醉药,长此以往的积聚只会让自己的内心麻木不仁。同时不断地逃避也会不断地产生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正是源于我们逃避过程中“自我价值否定”的不断强化。当我们再次面对现实时,只会让自己的内心承受更大的痛苦。

摆脱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直面自己的错误、正视自己的罪恶。陆王心学在孟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本“心”成为道德的本体,我们只有在内心真正宽恕自己,才能完成内心的自我救赎。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最终能顺利逃出监狱重获自由,在于内心从未失去自我救赎的希望。心中有自由,生活便有自由。

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当我们真的打不开心结的时候,试着多一些慈悲和宽恕吧。

正如《清明3》中,迷案真相大白,蒋冲得知堂兄为“义”而死,便了却了心结,从容将纸条、手帕等证物交与梁兴。

“事情已了,蒋冲拜别。京城这一行,生死两分别。从此人世间,赤脚踏草鞋”

这便是内心多了几分慈悲与宽恕,不再计较自己曾受过的苦难,也不再追究是非善恶。此刻,既是自我内心的救赎,又是善与恶的最终和解。

韦植由于没有宽恕自己假扮怪物,绑架幼儿,最终选择上吊自杀。尽管后来他的儿子也被救出来了,但是孩子的父亲却永远不再了;同样地,郭深因为不能原谅自己给妻子带来祸患也选择自缢了,实际上妻子庄夫人的死因和他的过失并无多大关联……

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有时候,慈悲与宽恕并非易事,那不妨先从感恩开始,感恩他人、感恩生活、感恩生命,感恩身边的一切。

梁兴因感恩挚友施有良,尽管最终得知施有良被逼无奈欺骗自己时,也没有任何怨责,反而一笑了之,以一颗慈悲宽恕的心重新正视两人的友谊。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如果世间真的存在“恶”的话,可见不懂得感恩算是最大的恶行之一了。

总结

《清明上河图密码》在讲述悬疑故事的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人格范例。曲折的故事中不乏揭露人性的善恶。诚然人性中有很多弱点诸如:人心之弱,人心之狭,人心之私等等,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孟子所讲的人都有“可以成善”的能力,因而多一些慈悲之心,宽恕之心才可成就人心之强、之宽、之宏。善与恶的存在不仅是非黑即白的对立,更是互相交融的统一,从心出发,宽恕他人也是救赎自己。

文|@书影宅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我姓蔡却不是你的菜2023-10-27 07:41我姓蔡却不是你的菜[吉林省网友]139.224.214.144
    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命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面对善恶之道,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并做出正确的抉择。
    顶0踩0
相关阅读
天生的善恶:人之初性本善真的存在吗?

天生的善恶:人之初性本善真的存在吗?

然而,世界上存在天生的坏人吗?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2024-02-02

初三生活中的阅读乐趣:书籍带给我快乐的成长之路

初三生活中的阅读乐趣:书籍带给我快乐的成长之路

它将探讨阅读为我带来的乐趣,并如何丰富了我的知识和视野

2024-02-07

观影与阅读:如何正确抉择?

观影与阅读:如何正确抉择?

观影能够通过视觉和声音给予我们直接的感官刺激,而阅读则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2024-02-25

爱情婚姻的分手和离婚:背后真正原因是不知足

爱情婚姻的分手和离婚:背后真正原因是不知足

许多人常常陷入对自己的伴侣或婚姻状况的不满,渴望得到更多或更好的东西

2024-02-28

传闻中的陈芊芊6:关于如何应对地位落差带来人生反转的研究报告

传闻中的陈芊芊6:关于如何应对地位落差带来人生反转的研究报告

地位落差常常会带来人生的反转,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成为了本研究的关键探讨点

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