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永州网 > 百科 > 正文

立秋当下 家长如何预防秋季腹泻

时间:2024-03-11 15:11:59

相关推荐

立秋已至,秋天是腹泻高发季节。特别是儿童,由于免疫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家长在此时要做好预防工作,以保护孩子免受腹泻的困扰。家长首先应关注饮食卫生,尤其要避免生冷食物,确保食物熟透煮熟。其次,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减少病菌传播。此外,合理搭配营养饮食,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也十分重要。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养成洗手、勤换衣、合理饮食的好习惯,与孩子共同度过一个健康的秋天。

立秋了,家长如何预防秋季腹泻?来看这里!

东城儿童特色诊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六淫为干燥,而肺喜湿恶燥,所以秋季咳嗽高发,中秋节之前咳嗽偏热,之后偏寒。

又因秋收,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秋气下降到大肠,就出现一个“秋季腹泻”的名字!今天我们聊聊“秋季腹泻”.

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指婴儿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腹泻,也叫轮状病毒肠炎。秋季腹泻有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粪口途径,二是空气传播。潜伏期1-3天,6-24个月的小儿是主要的易感人群,但以6-11月龄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脾胃弱,营养不良,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

秋季腹泻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先吐后泻,并伴有发热,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病程有自限性,尚无特效药治疗。如腹泻十分严重,补液又不及时,便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久之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秋季腹泻的治疗以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繁殖)、保护肠道黏膜、补充液体为主

秋季腹泻的症状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绝大多数患儿还会发热,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早期呕吐先于腹泻,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呕吐持续2-3天。

●3、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宝宝的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稀薄,呈乳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偶尔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特殊腥臭味;腹泻的时间可持续约3-5天或1周,少数可长达3周。

●4、由于宝宝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精神委靡、嗜睡、神志不清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秋季腹泻如何护理

●1要时刻保持病人的肠胃是舒畅的,平常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有营养的食物。在这个时候,饮食对秋季腹泻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2腹泻后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腹部冷暖度,这样才能够使及时进行添加衣物的保暖工作。如果腹部再次遇冷,会使原本就没有痊愈的病情恶化,是病人更加的难受。

●3腹泻常常伴随而来的就是的脱水的现象。所以在腹泻期间,一定要足量的补充水分,促进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转和大肠蠕动。

●4

​​​

收集不易,本文《立秋当下 家长如何预防秋季腹泻》知识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评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弘农子2024-03-11 15:32弘农子[湖北省网友]103.2.165.205
    多注意宝宝的饮食结构,避免生冷、难以消化的食物过多,预防腹泻真的很重要。
    顶5踩0
  2. -云霄-2024-03-11 15:27-云霄-[黑龙江省网友]220.247.140.137
    立秋后天气炎热,宝宝容易出现肠胃不适,家长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顶0踩0
  3. 混世才女2024-03-11 15:22混世才女[上海市网友]202.40.4.117
    秋季腹泻确实要小心,多注意宝宝的饮食健康和个人卫生,平时也要多做预防。
    顶8踩0
  4. 磨灭2024-03-11 15:17磨灭[香港网友]203.118.241.33
    立秋到了,宝宝容易得腹泻,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多给宝宝吃些易消化的食物。
    顶8踩0
相关阅读
宝宝腹泻不断?这种病毒可能正在袭击!

宝宝腹泻不断?这种病毒可能正在袭击!

轮状病毒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易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

2024-02-13

秋季健康护理:应对腹泻和咳嗽带痰的方法

秋季健康护理:应对腹泻和咳嗽带痰的方法

腹泻和咳嗽是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

2024-03-03

应该怎么防治小儿腹泻呢

应该怎么防治小儿腹泻呢

因此,及时有效地防治小儿腹泻显得尤为重要

2024-03-08

诺如病毒高发季 老师和家长们要如何正确预防呢?

诺如病毒高发季 老师和家长们要如何正确预防呢?

首先,要加强对诺如病毒的认识和了解,包括其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024-03-08